close

  荷蘭代爾夫特理工大學有一個致力於研究風箏發電系統的項目,由充電控制器荷蘭第一位宇航員烏波•奧克斯(Wubbo Ockels)創立,已歷經20年的研究和發展,現在,這個團隊的成員水力發電機正在研究在怎樣的環境下,風箏發電可以取得成功。其中一位剛剛完成了肯尼亞、坦桑尼亞和塞內加爾之旅,希望風箏發電能在非洲農村地區得到應用。

  克裡斯多弗•格萊特(Christopher Grete)是代爾夫特理工大學“風箏動力”專業研究成員之一,該研究主要致力於風箏發電項目的部署。他剛剛在非洲逛了一圈回來,在這次旅程中,他大力宣傳在非洲農村地區使用風箏發電的好處,點燃人們的興趣。這些地方通常與現代文明隔絕,享受不到國家電(行情 專區)網的服務。

  代爾夫特理工大學從1993年起就研究風箏發電,當時,荷蘭第一位進入太空的宇航員烏波•奧克斯建立了這個項目。創新風力發電系統研究總是聚焦於技術,而不是開拓商業應用,代爾夫特理工大學這個團隊也不例外。他們歷風力發電機時多年,研發出三種不同型號的風箏,包括充氣管型風箏——就像風箏衝浪者所用的那種,充氣飛機型風箏,還有螺旋槳風箏。

  他們一直鐘情於布料做的風箏,其主要優勢就是便於展開,在碰撞和回收方面占優。他們使用的充氣管型風箏和飛機型風箏速度更快,較螺旋槳風箏更具優勢。目前,他們還是以手動方式來放飛這些風箏,地面有駕駛員,還有絞盤操控小組。該領域的領跑者馬卡尼(Makani)和天帆(SkySails),目前已經開發出了自動化的發射、飛行和回收系統,結實而且管用,馬卡尼用的是硬質的風箏翅膀,天帆用的是貨船拖曳式螺旋槳風箏。

  因為有了空中控制系統,其地面基站就相對簡單,只有一個絞盤,所缺的就是一套自動發射和回收機構。這在風力非常強和非常弱的時候都是必需的。如果利用陸上高空風發電,很快就會碰到問題,因為那條風箏線可能長達數公裡,幾乎看不大見,會高高地深入到小型飛機和直升機飛行空域。在下沉風域也會碰到問題,如果風箏落了下來,那非常纖細但堅韌的風箏線可能會垂掛到電線、道路或建築物上。在風箏線斷了的情況下,代爾夫特的軟結構風箏本身基本上不會帶來危險,但整體上來看,潛在的不利因素相對於其它風箏來說要高,這也表明為什麼大多數進行項目商業化時,會選擇海上或比較偏遠的地方。

  克裡斯多弗•格萊特最近的商務旅行也是基於這樣的考慮。他考察了非洲沿海肯尼亞、坦桑尼亞及塞內加爾的首都和鄉村,跟那些與電力(行情 專區)相關的政府部門、研究機構、大學院校和會面。他經歷過好幾次斷電,了解到很多農村地區根本就沒接通全國電網,花很多錢用卡車運柴油來發電。在此情況下,小規模的可再生能源在特定區域和條件下具有非常好的價格優勢。

  非洲的農村地區幅員遼闊,容易受風箏發電影響的技術設施和空中交通都不多,選址時顧慮較少,相對合適。當然想得到更多相對復雜的技術和電子設備方面的支持,還是有難度。格萊特已經為代爾夫特理工大學的技術找到了一些科研和運用的機會,正在想辦法得到資金方面的援助及更多的關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tupian651 的頭像
    tupian651

    民宿資訊

    tupian65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